道德风险
指 的 是 交 易 发 生 后,由 于 监 督 成 本 太 高 以 至 超 过 监 督 收 益,在 信 息 方 面 占 优 势 的 一 方 有 可 能 按 照 使 自 身 利 益 最 大 化 的 目 标 来 履 行 合 约,采 取 不 利 于 他 人 的 行 动,侵 占 对 方 的 利 益 。 目 前,在 农 业 政 策 性 金 融 领 域,道 德 风 险 是 造 成 金 融 风 险 的 主 要 因 素,对 农 业 政 策 性 金 融 资 产 安 全 运 行 危 害 极 大 。
道德风险的特点 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例如,许多国有企业决定从银行借款时就没有打算要偿还。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左右,其中有70%以上是银行贷款。这种高负债造成了企业的低效益,潜在的风险也就与日俱增。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在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将是长久的阵痛。切实培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
风险的破坏性。思想道德败坏了,事态就会越变越糟。不良资产形成以后,如果企业本着合作的态度,双方的损失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许多企业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不闻不问、能躲则躲的方式,使银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弥补所受的损失。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不良资产出现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